第一周将每节课听了一遍后,我确定本学期需要认真对待的课程:语言学导论,西方文明史和法语。
之前的课程不是学习英语的语音、听力,就是了解如何向学生教学英语,实在乏味。而今也将体验新的课程。
暑假期间我在想考研的方向,根据学长学姐上岸专业,于是我将目光放在了语言学与英语文学上。
不过我较偏向学习语言学,大概是我喜欢接触社会科学。上学期听老师提到语言学会很难,我便寻了语言学的科普读物—《语言本能》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读完后,发现语言学原来还涉及到部分生物学领域的内容,语言学也并不是非常枯燥。书中还提到世界上所有语言有一个普遍语法1,根据不同地域或文化等影响会产生“新语法规则”,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主要在于“新语法规则”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学老师讲课风格较为有趣,我或许会认真听课。(也许吧?)
既然我大致确认读语言学,为何考虑英语文学呢?因为我对语言学并非发自内心的感兴趣,以及其它理由:
-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认为我对语言学保持“专一”,也许会之后我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
个别文学课程带来的影响。在文学翻译课上,老师向我们传达文学作品很有趣,提高精神境界。他的语调,话语感觉很“轻”,我甚至感受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同样,上英语文学导论课的老师提到理解文学的前提是了解许多的哲学概念,这让改变了一点对文学的刻板印象。毕竟从《大问题》一书中我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也老师这句话对文学产生了好奇。
法语的学习从上学期就开始了,因此也能逐渐适应其难度,考研要考科目还是需认真对待。
所幸我还有时间去了解这两个学科,从而作出选择。
-
这些语法存在所有语言语法中 ↩︎